2014年8月27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组长孙鸿烈院士在长春分院刘晓冰副院长、我所何兴元所长、黄铁青副所长等陪同下到海伦站视察工作。海伦站站长韩晓增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海伦站长期定位试验取得成果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孙院士十分关注野外站长期定位试验的运行情况,对韩站长的介绍内容非常感兴趣,与科研人员交谈讨论,就海伦站以黑土农田为重点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监测、研究与示范工作进行调研。
养分再循环长期定位试验场是1985年开始设计建造的,以研究“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演变趋势”为主要目的。时下小麦收获不久,玉米、大豆作物长势良好。孙院士指出,海伦站的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规模大,积累了不少资料,要好好地坚持下去。
在海伦站大豆育种试验田,李艳华副研究员向孙院土详细介绍了海伦站目前育成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11个,其中国审品种3个,“东生1号”和“东生9号”为绥化地区主推品种,占播种大豆面积60%以上。大豆商品率高,市场价格高于普通大豆价格0.2-0.5元/斤。
生态系统监测居于野外生态站三大任务之首。孙院士在检查CERN监测设施运行的同时,特别听取了韩晓增站长关于海伦站监测运行情况的汇报。
孙鸿烈院士平易近人,对一线人员关心备至。欣然为海伦站题词:“以站为家,再立新功! ”